越位 搜狗百科
到底什么是越位,哪些情况不是越位,怎样才能够反越位? 也许所有球迷都能大致说明越位的概念,在接球的一刻判断此球是否越位,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对越位的详细规定其实并不是十分清楚。 本文就从国际足联对足球规则的阐述上来为大家好好谈一谈越位的问题。 一、 越位位置的概念 (一)比赛中,当队员处于下列情况时,即为该队员处于越位位置: 1、 在对方半场。
如果裁判员没有吹停比赛,说明他与边裁意见不一致,并决定否决边裁的意见。 如果裁判员吹哨,边裁会通过降旗幅度来示意越位的是哪名球员。 降低45º代表球场另一边的球员越位,90º代表中间的球员越位,135º代表靠近边裁这边的球员越位。 被判越位位置的球员离开比赛场地向裁判表明他并没有参与比赛,这并不犯规。 但是,如果裁判认为球员由于战术原因离开了比赛场地,并且由于重新进入比赛场地而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那么就必须对球员的行为给予警告。 球员在得到裁判允许后方能重新进入比赛场地。
尤其是一名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应如何行动才不会被指“影响对方队员”仍未有定论。 另外球员处于越位位置这种状态跟双方队员正在向前还是向后奔跑是无关的。 而任何球员的越位状态在对方球员接触到球之后都会消失,具体的裁决由裁判员决定。
“接近于对方球门线”的意思是指头、干和脚的任何部分比球和对方倒数第二名队员更接近于球门线,手臂不包含在内。 因为足球比赛是用头、干和脚来完成的,如果它们更接近于对方的球门线,就很可能算越位,而如果仅手臂在前是不能算越位的。 首先,队员处于越位位置(这是判罚越位的第一个环节);其次,队员较球和倒数第二名对方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 以攻方队员身体的哪一部分来判断攻方队员比球更接近于对方的球门线或比对方倒数。 左边的蓝方前锋正处于越位位置,因为他相比球和站在最后第二位的防守方球员均更靠近防守方的底线。
越位是一种足球比赛规则,始创于1874年的《足球比赛规则》。 它对进攻方向前传球时接球运动员允许站到的位置作出了严格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角球和界外球,球门球并不算越位。 4、队员如处于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没有影响比赛,没有阻碍对方的活动,或没有从所处的越位位置获得有利条件(即接门柱,横梁,或者对方身上的反弹球),不应判罚。
队员不处于越位位置:与对方倒数第二名队员齐平或与对方最后两名队员齐平。 8、如果对方全员越过中场,越位判断同时以足球和中场线为基准。 总的来说,我方出球瞬间,接球队员越过中场线进入对方半场且比球更靠近对方球门则越位,否则不越位。 许多球迷误以为对方球员全过了半场,我方怎么传接球都不越位。 实际是对方球员全过了半场,本方接球队员在本方半场内时怎么传都不越位。 一旦我方队员越过中线接后场传球就满足了越位犯规的条件:比越位线更靠近球门;比足球更靠近球门;触球,所以是犯规的。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球员触球时,才会被判定为越位,如果球员是在越位位置等待队友的传球而未触球,那么就不会算越位。 在越位位置接到传球的球员,将被判定为越位,并且比赛将恢复到一个间接任意球。 但是除非对方球员主动接触球权(如抢断、传球等),否则越位球员不应被防守方球员拦截、碰撞或者干扰。 如果防守方的这些行为被主裁判认定为对越位球员的干扰,将会被判给进攻方一个主罚点球的机会。 越位规则相对比较复杂,但了解越位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个越位判罚在比赛中可能会改变比赛的走向,更重要的是,越位规则的适当运用有助于进攻方更好地安排进攻策略,更有效地制造得分能力。